汤面二十二:《深山道观的钟声》深山里有一座道观,平日里颇为冷清。
但每到午夜,悠扬的钟声就会响起,可道观里的道士们却都对此讳莫如深。
有香客好奇,在钟声响起时前去查看,发现道观后院的一口枯井旁,隐隐冒着青烟,还能听到从井下传来低沉的呜咽声,再凑近些,香客突然觉得浑身发冷,仿佛被什么东西盯上了。
汤底:多年前,道观里一位道士为了追求长生之术走了歪路,在那口枯井下进行邪恶的祭祀,将不少无辜之人投入其中。
后来事情败露,道士被其他同门制服并封印在了枯井下。
可他的怨念不散,每到午夜就试图冲破封印,钟声是封印松动发出的预警,青烟是他怨念的具象化体现,井下的呜咽声就是他不甘被封的怨号,而香客靠近时感觉到的冷意和被盯上的感觉,是道士怨念察觉有人接近,想要侵扰香客来助力自己冲破封印。
汤面二十三:《海边悬崖的灯塔》海边悬崖上的灯塔,向来是船只的指引。
可近来,每到暴雨夜,灯塔里的灯光就会变得忽明忽暗,还会传出凄惨的喊叫声。
守塔人总是一脸惊恐,紧闭房门躲在屋里不敢出去。
有渔民壮着胆子划船靠近,等登上灯塔所在的悬崖,却发现灯塔外的门紧闭着,可喊叫声依旧清晰可闻,那凄惨的声音好似来自无尽深渊,让人毛骨悚然。
汤底:曾经有一艘走私船在暴雨夜靠近海岸,想借着灯塔灯光躲避追捕。
但灯塔的守塔人起了贪念,和走私犯勾结不成便发生冲突,最后守塔人将走私船上的人都杀害了,把尸体抛入了悬崖下的大海里。
那些人的冤魂被困在了这片海域,每到暴雨夜,他们就会聚集在灯塔周围,让灯光忽明忽暗,凄惨喊叫声就是他们冤死时的不甘呼喊,即便门紧闭着,声音也能透过他们的怨念传入人的耳中,守塔人因心中有鬼,所以惊恐万分,不敢出门面对。
汤面二十五:《神秘的玩偶屋》有一座精美的玩偶屋摆在古董店的角落里,它做工极为细致,屋里的玩偶形态各异、栩栩如生。
然而一到深夜,就能听到从玩偶屋中传出细微的争吵声和哭声,若凑近去看,会发现那些玩偶的位置竟悄悄发生了变化,有的原本坐着的玩偶变成了站立姿态,还有的脸上似乎多了些哀伤的神情,仿佛它们是有生命的一般。
汤底:制作这玩偶屋的工匠是个内心压抑且情感细腻的人,他把自己生活中遭遇的家庭纷争、亲人离世等诸多痛苦经历都融入到了玩偶的制作里,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倾注了自己强烈的情感和怨念。
后来工匠因这些痛苦不堪重负选择了自杀,可他的怨念却附着在了玩偶屋上,使得玩偶仿佛有了灵魂,每到深夜就重现他记忆里那些痛苦的场景,玩偶位置改变、神情变化以及传出的声音都是那段悲伤过往的映射。
汤面二十六:《荒废剧院的红绸》荒废己久的剧院舞台上,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条长长的红绸,它在无人的情况下时不时地飘动起来,好似被什么无形的力量牵引着。
有时候还会传来隐隐约约的唱戏声,婉转却透着丝丝哀怨。
更奇怪的是,若有人在夜晚进入剧院,总能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注视着自己,让人后背发凉,可寻遍西周却又看不到任何人影。
汤底:曾经在这座剧院有一位极有天赋的戏曲名角,却遭人嫉妒被陷害,最后含冤死在了这个舞台上。
她死时身上裹着那条红绸,死后怨念难消,灵魂便附着在了红绸之上。
那唱戏声就是她生前唱戏的片段,透着哀怨是因为她心中的冤屈未平。
她的冤魂一首在剧院徘徊,感觉到有人进来就会注视着对方,让人觉得后背发凉,而红绸的飘动也是她想借其引起旁人注意,渴望有人能知晓她的冤情,帮她洗雪冤屈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看短篇小说,请记住【 wwww.75wx.cc 】